病媒生物防制科普知识——鼠类防控知识
1
我国鼠类有多少种?
我国鼠类有145种,约占全国哺乳动物(427种)的34%。不同地区优势鼠种不一,但小家鼠、褐家鼠是全国室内常见鼠种。
2
为什么老鼠会进入室内?
鼠类有发达的嗅觉,有着丰富食源和栖息场所的室内环境,容易吸引老鼠进入。房屋建筑上存在缺陷漏洞,或有出入口长时间敞开,都可能为老鼠提供可乘之机。要知道,老鼠活动能力强且十分聪明,它们有着敏锐的嗅觉、味觉和听觉,能够在建筑物中迅速找到入侵通道。老鼠还有可能通过下水道进入室内,尤其是楼层较低的住宅。通常老鼠会沿着墙缝、管道、电缆电线外侧等处轻而易举地进入人们家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鼠不仅善攀爬,同时也是游泳的高手。如果建筑上没有明显的入侵通道,它们还可能借由下水道内侧,从马桶、地漏等处进入家中。
3
常用的灭鼠方法有哪几种?
投放毒饵是最常用的灭鼠方法。防制家栖鼠提倡采用慢性抗凝血杀鼠毒饵剂,如大隆、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醚、灭鼠灵和杀它仗等。毒饵投放要量少、点多,布放在老鼠经常爬过的鼠道上。鼠药需从正规途径购买,须有农药登记证号,并且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除了用毒饵灭鼠外,放置鼠夹、鼠笼和粘鼠板也是常用的方法。放置鼠夹要注意方法,鼠夹应与墙面垂直,饵料一头靠墙,夹子与墙间隔2-3公分,这样可捕到来自两边的老鼠。
4
为什么说加强环境整治也
是灭鼠的重要措施?
老鼠喜欢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依靠人们生活中废弃的有机物生存。因此,保持环境整洁,清除老鼠栖息地,就能减少老鼠生存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
外环境灭鼠重点在哪里?
鼠具有室内外互相迁移的特性。调查研究发现,室内外鼠类群落组成十分一致,都是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因此,灭鼠一定要室内外同时进行。外环境灭鼠以食源、水源丰富且环境杂乱的场所为重点,如垃圾堆周围、住宅小区、单位院内、有食源的建筑物(包括食堂、饮食店、食品厂等)周围、破损的下水道口、公园绿地、铁道、河道沿岸、货物堆场附近,以及农贸集市等。
6
老鼠传播疾病的途径有哪些?
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伤寒、蜱传性回归热等57种。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一是老鼠体外寄生虫作为媒介,在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原体传染给人;二是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老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用后发病;三是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7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
8
鼠疫的主要传染源和
传播途径是什么?
感染鼠疫菌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黄羊等动物,是鼠疫的主要动物传染源,也称疫源动物。鼠疫还可通过肺鼠疫患者传染给人。
日常生产生活中,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一是经跳蚤叮咬传播。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动物后,再叮咬人,可致人感染疫情。二是经直接接触传播。人们在捕猎、宰杀、处理感染鼠疫的动物时,鼠疫菌可通过人们皮肤上的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致人感染。三是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导致肺鼠疫传播。
9
哪些行为会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人们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如有以下行为,可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1)捕猎疫源动物;
(2)剥食、处理疫源动物;
(3)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
(4)在鼠疫疫源地,接触病死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狗、猫、黄羊等动物;
(5)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6)在没有做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
10
去鼠疫疫源地旅游要注意哪些?
(1)不捕猎疫源动物;
(2)不剥食、处理疫源动物;
(3)不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
(4)不接触病、死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等动物;
(5)不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11
如果在鼠疫疫源地被跳蚤
叮咬了怎么办?
在鼠疫疫源地被跳蚤叮咬,不用恐慌,注意观察。如在1-2天后出现叮咬部位的所属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腋下、颈部等为多见)、疼痛,以及发热等症状,要怀疑可能感染了鼠疫,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12
感染鼠疫后的临床表现主
要有哪些?
鼠疫的临床分型主要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皮肤型鼠疫、肠鼠疫、眼鼠疫、脑膜炎型鼠疫、扁桃体鼠疫,其中腺鼠疫在临床上最常见,其次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促迫,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人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语等。
13
鼠疫是否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目前,鼠疫可应用链霉素治疗。为了达到更好的预后,临床上常常会联合其他类型抗生素,如喹诺酮、多西环素、b-内酰胺类或磺胺等。若不能使用链霉素治疗,临床上也可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