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饰变革看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发布日期:2024-01-05 11:16 编辑:宿州市科技局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 字号: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展厅现场展示的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21年2月推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以来,在线上线下吸引了大量观众。百余件(套)精美文物展品、大量生动图片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立体呈现,折射出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生活画卷。

衣冠服饰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仅有蔽体御寒、美化装饰之用,还有文化层面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服饰文化贯穿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已开始穿衣佩饰,服饰的观念已经出现。到了商周时期,开始系统化地用服饰来标志穿衣人的等级和地位。《周易》里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记载。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在古代中国人文制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不仅出现了上下身相互连属的深衣,还学习胡服骑射。

在2000多年前,中原人着上衣下裳。裳是什么?《说文》释:“常(裳),下帬(裙)也。”《诗经》有“绿衣黄裳”之句。西汉时期研究《诗经》的著作《毛诗故训传》记载:“上曰衣,下曰裳。”

当然,那时的“裳”,并非今天所说的女式裙子。人们内穿“胫衣”,套住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膝盖以上部分则穿“裳”。今天,我们从很多出土的人形陶器上,都可以看到这种服饰形式。而同一时期的边疆地区,人们为便于骑射,穿着以上衣下裤为主。

中原最早的服饰改革者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他打破传统观念,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赵国的军事实力因此大幅提升。此后,裤子从军队流传到民间,被广泛接受。

从“上衣下裳”到“上衣下裤”,这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写照。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自古以来,中原和边疆的人民就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自秦代以来,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随着中原与边疆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原人穿的“裳”也传到了边疆,出现了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的生动景象。

从秦朝到两汉,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从五代十国到辽宋夏金元,从明清到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但从未间断,而且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度不断增强,交融程度不断加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经历了文化融合,南朝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逐渐吸收。唐代经济发达、纺织技术进步、对外交往频繁,服饰的款式、色彩和图案更加丰富。到了宋代,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互动,民族交融在服饰上也得到生动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清朝将汉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以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满族服饰,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加深,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融合、创新交融,越来越多的民族服饰、民族元素出现在国际专业服装舞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正月十五来赛装”,这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村世代相传的美丽邀请。永仁直苴赛装节传承了1300多年,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如今以“云上赛装节”“全民赛装秀”等更加丰富的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璀璨绚丽的服饰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蓬勃创造力。历次服饰变革,都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如繁星遍布、各放异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是我们今天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加强历史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让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根深干壮、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2年2月22日05版,执笔:李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