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萧县小麦试验站正式挂牌运行 政校企协同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10月17日,由萧县科学技术局、安徽科技学院、萧县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安徽科技学院-萧县小麦试验站”在萧县黄口镇正式挂牌运行。这一政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落地,标志着萧县在小麦种质创新、良种繁育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将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聚焦产业需求,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该试验站以“平等互利、资源共享、成果落地”为原则,旨在通过三方优势互补,打造集“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创新载体。萧县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试验站将聚焦小麦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抗病虫害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智慧农业技术在萧县的规模化应用,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安徽科技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将主导试验站的总体规划与科研方向,萧县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则提供50亩试验基地及配套办公设施,三方共同投入资源组建专业团队,推动小麦产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锚定四大目标,引领小麦产业技术升级
根据合作协议,试验站未来3年将重点实现四大核心目标。
一是技术攻关突破。重点研发抗病虫害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前沿技术,目标将育种效率提升5%,达到国内并跑水平。
二是新品种培育提速。每年纯化亲本材料不少于2个、配组新组合15个以上,示范推广新品系2份;自第三年起,每两年至少提交1个新品种参与省级审定。
三是鉴定体系革新。建立小麦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技术体系,通过分子标记或生理生化技术将鉴定周期由7个月缩短至60天,满足区域产业需求。
四是人才团队建设。组建由2名高级职称专家领衔、不少于5人的科研团队,力争申报省级人才团队,强化萧县农业科技创新力量。
创新机制保障,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试验站实行“高校主导运行、企业保障支撑、政府协调服务”的管理模式,安徽科技学院负责科研方向与团队配置,萧县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日常管理与安全保障,萧县科技局则统筹政策支持与项目申报。试验站成果将优先在萧县转化,金丰公司享有技术成果的优先受让权,确保科技红利直接惠及本地农业。
安徽科技学院崔广荣教授在挂牌仪式上表示:“试验站将深度融入国家种业战略,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宿州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力争成为黄淮海地区小麦种业创新的‘策源地’。”该平台的建成将显著提升萧县小麦产业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提供“萧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