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项目为抓手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强化项目引领,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聚焦“四个面向”,组织实施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全链条科技项目,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4年获批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6项,省财政资金1250万元;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9项,市财政资金1025万元。正在实施的“大豆振兴协同创新工程”市级揭榜挂帅项目,2024年平均亩产265公斤,最高亩产达323.8公斤,荣获2024年安徽省大豆高产竞赛第一名。“土壤生态与耕地可持续承载能力研究”揭榜挂帅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揭榜。
二是优化资金配置,助力资金链与创新链高效融合。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每年市级科技项目财政支持资金1500万元左右;推行科技“创新积分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组织召开全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座谈会,推动中国银行和徽商银行成立科技支行,与中国人保财险宿州分公司签约合作,7项科技金融典型做法在全省作经验推广。2024年底,全市科技贷款余额190.20亿元,增速9.16%。
三是强化人才引育,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持续开展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2024年新立项4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截至目前,共引育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个,市级团队42个。举办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发展座谈讨论会、“创智融合,赋能宿州”博士创新创业座谈交流活动等,14名专家教授入选省首批“科技副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市委市政府对49个集体和149名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四是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四链”融合步入良性循环。健全完善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探索组建宿州市“通济”实验室,优化重组市级“一室两中心”。2024年皖北首个大豆生物育种中心初步建成运营,一期建设面积5000平米;江苏师范大学萧县液压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签约落地。新获批省级特色产业研究院1家【全省共8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9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院士工作站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1家,市级“一室两中心”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