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开展《“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掌握《“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更好地推进《规划》贯彻落实,5月,市科技局启动中期评估工作,通过统计调查、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市科技局对《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
一是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021年度,全市研发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6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强度达到0.74%,实现争先进位。2022年度,我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4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0家,高企增速44%,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项目抓手作用。“十四五”以来,市科技局针对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育种等重点产业组织核心技术研发,集中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共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0项,支持资金近4000万元;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3项,省支持资金1370万元。2022年,我市首次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单项支持金额达500万元,创市级科技项目财政支持新高。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22年底,我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60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8件,同比增长17.2%。2022年度,全市吸纳技术合同154.61亿元,输出技术合同73.16亿元,分别比2021年同期增长86%和74%;科技成果登记数1514项,已经产业化应用510项,同比增长24%和14%。
四是借力高校“最强大脑”,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我市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团队扶持力度,共有来自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大等高校院所63个人才团队来宿创新创业,其中有18个为中国科大团队,2022年企业总产值达到3578万元,集聚人才214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个,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1个。2022年,市科技局联合市委组织部推动成立宿州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协会,目前会员一共69名,其中博士36名。
五是加快双创载体建设,催生科技创新主体。持续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为成果转化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熟化到生产过程的“一条龙”科技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13家,市级科技孵化器1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20家。2022年,萧县防腐蚀涂料特色产业基地获批为“国家火炬宿州萧县防腐蚀涂料特色产业基地”,是我市首家“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总结经验,查找短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确保到2025年保质保量完成规划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