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13/202011-00002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20-07-30 发布日期: 2020-07-30 08:15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宿州市政协第五届三次会议第183号提案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宿州市政协第五届三次会议第18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科技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0-07-30 08:15 编辑:科技局

市政协社会与法治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发展“151”工程,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加速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创新氛围空前优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加速推进,有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其中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1家,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1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1家,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农业科技园区2家;新增在宿注册科技中介服务公司4家。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市买入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5.63亿元、7.59亿元和6.85亿元。2019年,全市科技成果登记684项(2018年为95项),已经产业化应用368项,登记数和转化率均实现高位增长。

    一、构建平台,强势推进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宿州市科技局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重要原则,统筹推进相关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为各种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创新创业基础环境,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

    (一)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稳步推进,2017年,我市出台了《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宿政秘〔201768号),20195月根据发展需要,先于省级层面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宿政秘〔201939号文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支持的方向,同时要求县区、园区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现市县联动、共同支持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激发全市创新活力。同时修订出台了《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宿州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宿州市扶持市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细则》《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众创空间备案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备案实施细则》《宿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实施细则。为各种创新主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行为准则。

    (二)“双创”平台体系建设迅猛推进。2019年修订出台的《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宿政秘〔201939号),明确了对各种“双创”平台建设的支持标准。全市孵化器合作共同体建设为全省首创,已付诸实施;宿州-上海等异地联合孵化工作正在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1家;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备案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8家,省级认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科技孵化器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15家。创新平台建设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推动了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三)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有序前行。进一步探索完善科技金融支撑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积极探索财政科技投入新模式、引导创投资本投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一是积极与安徽省科技担保公司、省科技担保分公司、市工投集团、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肥科技农业商业银行等金融单位沟通合作,开发适合我市的科技金融产品。二是搭建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与银行、担保机构的战略合作机制,引导银行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三是推进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平台,宿州市创新创业投资公司组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我市已与上海久有基金联合设立3支、规模40亿元的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产业投资基金。

    (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快速跟进。一是加快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面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培养一批复合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建设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涌现出宿州市万硕、辉腾等一批本土技术转移公司。在中科大在宿州市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省内外优势研究领域、专家教授资源向宿州转移,推进最新科研成果在宿州转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引进一批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分支机构入驻宿州,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目前经摸底排查,已经有8家市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宿州市注册公司,并开展技术转移及科技服务工作。

    二、外引内联,积极引进各类高端科技人才

2020年是我市科技工作“人才团队建设年”,市科技局持续加大育才引才力度,大力培养集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积极发挥科技部门的招才引智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围绕解决影响和制约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中人才工作的突出问题,搭建平台,创新方式,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工作,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19年,我市引进“两院院士”2名,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近三年来共培育引进在宿创新创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4个,其中省市级认定人才团队14个;共引进并入库高端科技人才289名。

    (一)支持政策不断优化。宿政秘〔201939号文件对支持科技人才和科技人才团队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每项给予最低10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励。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的,按省奖励金额的11配套奖励,以上奖励资金市、县区(园区)各按50%给予奖励。奖励资金70%用于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30%奖励项目主要完成人(研究团队)。二是对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宿州创办公司或与市内企业共同设立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给予支持。市政府每年支持不超过10个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以股权投资或债权投入等方式,分ABC三类,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支持。

    (二)项目支撑不断强化。在我市科技计划专项中,把人才培养、引进和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将项目承担人的资质列入主要考核内容之一,以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为载体用好和培养高层次人才。2020年上半年科技人才类项目正在申报中,全市共预申报省、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9个。

    (三)引智活动方式多样化。2019年,宿州市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举办了多场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宿州市共举办了17场次人才或项目对接活动。202019日,在宿州市丰大国际大酒店组织举办了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活动,这次活动是20191116日在合肥举办的宿州市与驻皖大院大所科技人才对接会的延续。市委书记史翔、市长杨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各县区政府、市管各园区负责同志,相关金融、投资担保机构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会议。本次活动共邀请了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优秀科技人才团队代表72名参加,7个项目进行了签约。高端科技人才和来宿创新创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的引进,为宿州市产业升级、高点起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畅通渠道,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如何将技术成果方、风险投资公司和相关企业有机结合,很多项目很快就能实现有效落实,取得成功,对促进成果转化更有意义,这也是近年来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抓好科技成果评估评价。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别从技术创新程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技术重现性和成熟度,技术经济指标和先进程度,技术创新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经济或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有效评估科技成果的价值,能够获得投资方和合作方的认可,帮助找到客户市场,同时也可以帮助发现研究的缺陷和不足,以便进行二次开发。

    (二)抓好“产学研投”合作。“政产学研用金结合”的概念,其本质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参与创新的各种组织机构共同形成的紧密联系、互相合作和协调的网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保持稳定发展的诀窍就在于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必然需要整合企业内外各领域的人才、技术和成果,形成最新产品,以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对人才、技术和成果的追求就成为“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动力,从而企业与高校合作或委托研发就成为了必然。我市高校科研院所资源较少,对外寻求合作已是主要路径,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已经在我市企业形成共识,刚性、柔性合作等模式随处可见。一是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层面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产学研合作。二是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并利用智力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加速宿州市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发展。三是计划2020年设立宿州市创投公司,引入风险投资,解决“中试空白”破坏科技成果转化的连贯性现象,让科技成果真正通过小试、中试,到规模化生产,最后推广走向市场。四是去年以来安徽省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2019年和2020年我市共推荐省引导基金入库项目15个,并于2019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支持了6家企业,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在申报。

    四、项目引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凸显

    全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省、市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使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能动性被充分激发。2019年,我市共获批立项省重大专项项目4项,获省财政资金支持440万元;获批立项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省财政资金支持80万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合同交易补助)项目2项,获省财政资金支持18万元;动植物新品种绩效奖励项目2项,获省财政资金支持46万元;获研发仪器后补助项目立项2项,获省财政资金支持22.1万元。项目合同书均已经签订,省级财政资金已拨付。市级计划项目共立项32项,安排经费1085万元。其中,市级人才团队项目4项,市级众创空间项目2项,市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项,市级科技扶贫项目5项,市成果转化项目6项。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意见非常宝贵,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将您提出的意见落到实处,推动我市创新发展,为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宿州市科技局

联 系 人:杨夫杰

联系电话:302207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